自“双减”出台以来,“转型”已经成为k12教培机构的普遍共识,在这其中,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集体转型,又成为双减之后,在k12赛道转向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家少儿英语品牌宣布转型,从转型方向上看,素质教育产品开发、少儿研学以及成人英语培训成为了各家机构转型的重点方向,也有不少机构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转而为海外青少儿提供中文培训课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受政策影响,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转型要么关停,而转型也不只是机构转型,机构管理者的思维也要转型,即从做“生意”转到做“教育”,否则,不管转到哪条赛道,都将举步维艰。
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集体转型,
素质教育、研学和成人培训是主要方向
9月14日,创立于2001年的欧文英语官宣了自己的转型计划,官宣信息显示,欧文将主打教育戏剧、音乐故事、通识阅读、STEAM、亲子共学、欧贝编程、欧贝美育和欧贝实验室等素质类方向,
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16日,欧文教育科技集团已经透露出了转型方向,同时“欧文英语”也正式更名为“欧文教育”, 人文、科学、艺术等成为转型的主要方向。
欧文教育《致家长们的一封信》
在欧文英语宣传转型之前,不少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已经开启了各自的转型之路。
5月28日,上市公司瑞思教育宣布了新的品牌定位,“瑞思英语”成了“瑞思教育”,定位“综合素质教育平台”,其业务板块从单一的瑞思英语分化为瑞思玛特、瑞思海芽成长空间、然点科学馆、瑞思研学、领峰教育。
瑞思教育董事长兼CEO王励弘宣布品牌升级
6月24日,好未来集团旗下的励步英语宣布更名为“励步”,并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目前,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已开发了包括励步戏剧、励步益智、励步口才、励步美育、励步读物在内的系列素质教育产品。
紧接着的7月30日,易贝乐也在其官微宣布转型,同时公布四个新品牌,即“呼噜象阅读空间”“ASKWHY科学馆”“托比艺术空间”和“易贝乐研学”。
除此之外,英孚教育针对学龄前儿童市场也推出了全新板块——英小孚儿童成长中心;贝乐教育推出面向2-5岁孩子的“Thinking Lab神奇科创馆”;Qkids久趣英语宣布将推出素质教育类课程;港股上市公司大山大山外语KIDS也对外宣布,正式更名为“大山KIDS”,并推出针对儿童素质教育系列产品,同时成立了全新线下儿童学习空间“大山KIDS儿童成长中心”。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已有超过30家品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已经开始了转型之路,从转型方向上看,素质教育、研学和成人培训是主要方向。
除开推出素质教育产品,多家机构也试图在研学市场上分一杯羹,包括欧文英语、瑞思英语、易贝乐、贝乐教育等推出了相应的研学业务,而vipkid、贝达英语、ABC360、兰迪在线少儿英语则选择转战成人市场,试图进军成人英语培训。另有新东方、VIPKID、伴鱼少儿英语等多家在线青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还开始拓展境外市场,为海外青少儿提供中文培训课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GOGOKID业务则直接选择了关停。
受“双减”多条关联政策影响,
少儿英语培训成“重灾区”
“双减”之下,为何少儿英语的动作最为集中和迅速?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这是因为“双减”政策不仅对学科类培训提出了限制,也对英语培训做了特别要求,双重叠加影响下,是机构们选择迅速掉头转型的重要原因。
比如,“双减”政策要求,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这条规定让市面上各大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陆续宣布停售境外外教课程,以此相关的业务收入也被直接砍掉。”
多家在线青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宣布停售境外外教课程
此外,双减政策还要求,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教育部官网截图
该业内人士表示,而3至6岁学龄前儿童正是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一条也是直接给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浇了一盆冷水,而其他对学科类培训的限制,同样也适用于少儿英语培训。“可以说,少儿英语培训是受‘双减’政策影响最大的垂直领域之一。”
图源视觉中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在线青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选择转型是必然的,但要彻底完成转型也并不容易。
首先,目前各家选择转入的素质教育、成人培训和研学等领域已经有了不少的经营者,因此转型进入之后必然会加剧行业竞争,机构要获利其实并不容易;其次,机构全部涌入其他赛道,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内卷”,而一旦出现加剧学生负担,以及增加家长焦虑的问题,也会导致教育部门、监管部门加强对新领域的治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思维转型,即从‘做生意’彻底转为‘做教育’,先思考如何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如何能快速做大体量占领赛道,只有这样,各家机构或许还有发展的空间。”熊丙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