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资讯】4月26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2018年GMIC网易新闻专场上,网易传媒副总编辑田华、美拍内容副总裁才华、新片场创始人兼CEO尹兴良、贝壳视频CEO刘飞、视知TVCOO李强就《从平台到生产者——短视频内容生态如何升级》这一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近期,越来越多的内容分发平台也在陆续启动MCN战略,微博早在两年前就启动了MCN机构的服务平台,对接管理,为其提供商业变现、数据分析等功能。网易新闻旗下媒体网易号平台也在去年年底推出“MCN功能”,将开启各个垂直领域MCN机构的接入合作。
而以新片场、何仙姑夫、视知TV、青藤文化等一批为代表的MCN机构也逐渐成熟,在各自跑马圈地抢签IP过程中,也已经深受的资本青睐。
那么在当下的短视频内容产业链中,MCN的力量逐渐显现,那么,MCN到底是什么?平台方、MCN最优的合作形式是什么?短视频创作的变现方式有哪些?未来是否有新入局的机会............
什么是MCN?
MCN(Multi-ChannelNetwork)是一个漂洋过海而来的概念,大众的眼光是从2014年迪士尼花5亿美元买下Youtube最大的内容制造商MakerStudios时开始被吸引的。在华映资本《MCN是下一个风口?》文章中,将MCN解释为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的机构。
而在中国,基于新片场社区发展起来的魔力TV、以“办公室”系列起家的洋葱视频、从PGC转型向内容矩阵的何仙姑夫等纷纷入局MCN领域,同时,网易、微博、美拍等平台也顺势推出各自的MCN战略。
因此,各家MCN和平台的玩法不相同,对MCN概念的理解也颇有差异。
作为平台方,网易传媒副总编辑田华认为,MCN是短视频PGC生产的领先者、持续的内容生产者、持续可商业化的机构组织,同时也是各大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与内容生产者共建的一个内容生态。
美拍内容副总裁才华则用网红经济公司这一组织模式来解释MCN的概念,“MCN可以看做是一个网红经济公司,这个公司里有一些草根短视频的爱好者,当他们有一天成长到需要职业化、商业化时,MCN就作为一个非常专业的机构帮助他们把路走得更远。”简言之就是,MCN是能把社会化草根的创作力量职业化的机构。
而视知TVCOO李强认为用“赋能”这个用来形容MCN就特别恰当。
短视频内容生产者经常会遇到两大痛点:第一、生产了内容之后不知道如何运营和发布出去。第二、不能产生持续的商业收入很难养活自己。因此,李强认为,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MCN存在的重要意义是帮助能生产优质内容的CP做经营,让他专心致志地生产自己优质的内容。”
而对于没有精力去逐一地对接数以百万的视频生产者的生产者而言,MCN机构可以起到整合行业内容生产者的作用。对于商家来说,可以节省挑选内容生产的时间和精力。“MCN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者和帮助者。”
不同于国外传统MCN公司更多地从精细的角度来切入行业,新片场则是从一个内容品牌管理的角度的思路来切入。新片场创始人兼CEO尹兴良表示,新片场管理了很多的短视频的内容品牌,但并不是在做红人经济,而是从经营一个一个的所谓的短视频的自媒体的品牌的思路来思考和探索这个行业。
MCN和平台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MCN和平台最健康的关系是能共生、共同地促进和发展,平台给予MCN更多的流量和资源,MCN凭借自己优秀强大的内容为平台吸引来更多的用户。但中间也会有一些问题,如粉丝究竟是沉淀在你的IP里还是沉淀在平台上?如何更健康地来处理才能到达这种共生共长的关系?
对此,田华表示,MCN是网易新闻平台非常看重的短视频的合作者,所以网易作为平台方在权利和权益两个方面会给予MCN很多的让度,“无论是运营的权利甚至是我们同产品和技术的权利都让渡给他们,我们更多的是扮演服务者的角色,思考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更适合MCN呈现他们的内容,为用户和生产者之间搭建连接的桥梁,甚至包括产品技术的权利来让渡。”
才华则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者的关系。从内容生产角度看,MCN是平台非常重要的一个伙伴,能够帮助把平台里面成长起来的腰部和头部类达人更好地做职业化成长,更好地做粉丝运营和商业化;从内容消费角度看,MCN生产的内容可以给平台做内容上的补充,此外,未来的短视频的创作会越来越剥离个体化、单人的创作,而MCN能基于平台特性策划出更好的内容;从商业化的角度看,广告主对接普通的达人流程中,MCN可以把所有的环节正规化,把价值最大化,减轻平台的复杂的操作。同时,MCN依托自身的达人矩阵,也能产生更多附加的价值。
作为MCN机构,刘飞强调,MCN机构和平台的关系合作方式现在发生很大变化。以前做全网分发时,会跟每个平台都合作、分发,平均地运营,没有一个侧重点,而现在则是精细化的运营,公司会根据每个红人、每个节目、每个领域去匹配比较侧重的平台,更有效地促使内容的价值最大化。因此,他认为只有平台和MCN机构紧密合作才能让短视频行业发展更健康,
李强用三方面的数据来考察平台——流量、粉丝、商业化。过去三年,MCN机构看中是平台能支持多少流量,而现在更看重的是粉丝。“粉丝决定了这个平台的调性,决定了是谁什么样的人能看这个内容,这也决定的我们这个平台要投放什么样的内容。”此外,商业化也是未来MCN机构选择平台的一个关键点。
此外,尹兴良补充称,平台就是在建生态的一个角色,但不是大众认为的做点补贴就是生态,真正的生态是一个自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对一家平台性公司来讲,好的生态是在于不是想清楚要做什么事情,而是想清楚什么事情不做。”
MCN平台以及短视频用户都有哪些变现方式?
CP签约MCN机构不仅为了获取流量,最重要的是为了挣钱。而在MCN概念出现这么久后,整个行业都在关注MCN平台以及短视频用户怎么变现的问题。
第三,内容生产。未来几年在IP上的收入会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各大平台会给分成,另一方面因为每天都在生产大量原创的内容,以至于有很多的素材可以重复利用的,那么这部分素材的交易也慢慢地成型。
第四,咨询服务。帮助有内容没有制作能力的同行制作短视频,或者帮助想做短视频制作运营销售逻辑和玩儿法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个行业,也就是这部分收入来自于同行。
“短视频的商业化可以说非常成熟也可以说非常不成熟。”尹兴良表示,短视频商业化成熟是表现在短视频目前有自己的流量和内容价值,有流量价值和营销价值,所以短视频想赚点钱还是很容易的,也就是做纯从广告的商业化的变现方式来讲已经非常成熟了。
不成熟的现在无法规模化的商业化,在于现在没有一个可以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模式跑得出来,现有的模式是没法儿支撑真正规模化变现,让一家内容公司可以做到百亿级收入的状况的。
但刘飞补充认为,未来也非常有可能在短视频领域跑出其他支持商业化的模式,但探索出标准化规模化的商业化模式肯定是MCN公司、内容公司和平台公司一起在产品上做创新,跟用户的交互的方面上做创新。
新入局还有机会吗?
从前年MCN的概念兴起后,吸引了太多人新进入这个行业,那么在短视频这个领域未来还有没有草根、UGC可以入局的机会,如果有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机会?
“我觉得内容行业永远会是百花齐放的,永远会有新的、好的内容生产者涌现出来。”尹兴良认为,这个行业永远都给新的创作人机会,而他们只要复制好的内容就好了。
刘飞则建议,新入局者首先要选一个稀缺的品类,然后在选重点的符合内容的平台深耕运营,最后加入MCN。李强同意该观点,他认为,MCN现在已经证明是一个非常好的助推器,“加入一个MCN是一个捷径。”
才华则表示,在互联网行业喊了10来年的UGC的春天终于来了。因此,他建议从业者要抓住三个趋势:第一是最头部;第二是做人群分层,在某个领域地,美装、美食、健身做到最高;第三,基于社会化创作的UGC。
“个人拍摄的东西并不需要有1万人跟我共舞,只要有1百人跟我共舞我就满足了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田华认为,“UGC的潜力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短视频变现难 百万粉丝量接一条广告2.5万元!
短视频融资超过了300亿 短期内不追求盈利?
短视频MCN迎来井喷式爆发 多数公司仍难“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