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position: absolute; width:0; height:0; overflow:hidden; left: -9999px; top: -9999px;">中国孩子学英语最大误区是啥?本文的价值超过100节英语课王少平文爸
<h3>米爸的分享:</h3><h3>最大的误区就是:"不使用"。<br /></h3><h3></h3><h3>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中国的英语教育就是制造大规模的"英语弱智",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把"熟练掌握 2500 词汇"当作自己的能力上限,把自己从普通儿童变成了弱智青年。</h3><h3></h3><h3>小学生也一样,慢吞吞地学,除了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低估了自己的潜力。</h3><h3></h3><h3>教育的古怪之处在于,如果把学生当作天才去教育,学生不一定成为天才,但是,如果把学生当作弱智去教育,学生肯定会变成弱智。</h3><h3></h3><h3>如果我们去看一看那本《教学大纲》,里面规定的"学习标准"是:小学约700个词汇,中考约1700个词汇,高考也不过3000左右。</h3><h3></h3><h3>似乎挺合理哦?其实《教学大纲》犯了一个巨大的、不可原谅的错误,那就是:按照《大纲》的标准,从小学一路学到中学,学了12年的英语水平,却根本无法"使用"!</h3><h3></h3><h3>你能想象吗?一项技能,你要学12年,却从来不"使用"吗?你能想象你学车12年,却从来不开车上路吗?或者说,你能想象你学汉字12年,却从来不阅读小说和杂志吗?或者说,你学数学12年,却从来不算一下菜钱和房贷?</h3><h3></h3><h3>然而学了12年的英语,真的就是无法使用!</h3><h3></h3><h3>别说什么"没有环境"。想听英语,大把的英文电影电视剧,大把的原版有声书;想看英语,大把的英文绘本和故事书;想交流,想表达,也大量的机会和场所。</h3><h3></h3><h3>所以真相是:"从来没想过,从来没试图去使用英语"!</h3> <h3></h3><h3>学校没想过使用,他们只是要求学生们把单词背下来,把语法背下来,把指定的阅读题目搞懂就行了,考试有个好分数就行了,他们从没想让学生们在生活中"使用"英语。</h3><h3></h3><h3>学生们也没想过使用,他们也只是听从老师们的话,老老实实把单词背完,把作业做完,然后就复习考试去了,他们从没想过大量听原版英文故事,大量读原版英文书。</h3><h3></h3><h3>在听说方面——英语国家的小朋友,大约2岁就开始"使用"英语了,他们"使用"英语闲聊、吵架、告状。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孩子,很多人到了18岁、20岁都没有正经"使用"过英语呢?甚至连高考听力都搞不明白呢?</h3><h3></h3><h3>在阅读方面——中国孩子可以在小学阶段掌握汉字3000以上,词汇(3000汉字可以组成几万词汇,包括各种成语、俗语)好几万,可以自由阅读四大名著。为什么到了学英语的时候,小学阶段就必须在区区几百单词里打转转呢?连个基本的原版绘本都读不下来呢?</h3><h3></h3><h3>中英文的水平差别那么大,因为:中文,我们一直在使用;英文,我们从来不使用。</h3><h3></h3><h3>当然,中文其实也存在"使用"这个问题!</h3><h3></h3><h3>一年级的孩子学汉字的时候,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识字量积累不够,就无法轻松阅读童书;无法轻松阅读,又导致识字量积累缓慢,恶性循环。</h3><h3></h3><h3>我一向认为:衡量语文老师的能力,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能不能教孩子们"快速识字",就象我推崇的韩兴娥老师一样。只有快速识字,才能快速突破"阅读瓶颈",迅速进入"使用"中文的境界,然后就进入良性循环了。</h3><h3></h3><h3>想知道孩子在语文方面的潜力或水平?就看到他是不是在一年级已经开始"使用中文",开始阅读和写作没有;或者还是仍然只是在"学习中文",还在痛苦的记忆汉字?</h3><h3></h3><h3>好了,回到英语学习问题上,有3个巨大漏洞,需要我们家长自己去慢慢弥补的:</h3><h3>第一、标准过低。</h3><h3>第二、考核过偏。</h3><h3>第三、练习不对路。</h3> <h3>第一,标准过低。</h3><h3></h3><h3>前文说过了,按《大纲》要求,到了高考也只是考核不过3000的词汇量,这点词汇量连一本原版书都读不下来,谈何使用?</h3><h3></h3><h3>李笑来老师说:"最近两三年里,国内的英语使用者的水平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在比例上依然是少数,但已经有相当多数量的人改变了观念,走上了另一条路。"</h3><h3></h3><h3>"2010年年底,我去深圳中学讲座,了解到很多高一高二的学生,一年读50本以上的英文书。这样的数量当然会令很多人跌破眼镜。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正常人正常地使用语言的量级而已。"</h3><h3></h3><h3>"想想吧,当年你读高中的时候,不也是一下午读完一本小说么?一年读50本书,只不过是一周一本的速度而已,实际上并不夸张。这样大量阅读的孩子,在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班的情况下,去考托福,随随便便就是110分以上,去考sat,2300分以下基本不太可能。这是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h3><h3></h3><h3>"据我所知,现在国内很多著名中学孩子都是这样的,比如,南京外国语学院、长沙雅礼中学、东北育才中学、北京四中、太原五中……而那些脑子早就被限制住了的家伙们呢?我所知道的国内绝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一年读英文书的数量不会超过10本。这就是差别,这就是观念差异造成的结果。"</h3><h3></h3><h3>李笑来老师说的这些高中生,真是令人羡慕。好希望我家小朋友未来也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说,要想"使用"英语,先要把《大纲》这个过低的标准丢得远远的。</h3> <h3>第二,考核过偏。</h3><h3></h3><h3>我曾经帮一些同事搞定他们的高级工程师职称英语,看过一些试卷,感觉许多英语考试题纯粹就是神经病耍流氓,故意在找一些词汇含义的细微差别,找一些语法上的细微用法区别,然后千回百转来考你。</h3><h3></h3><h3>哪一些老学究?出的什么鬼题目?</h3><h3></h3><h3>不是说那些含义差别不重要,也不说那些语法的用法区别不重要,只是这种考核完全走偏了,根本不是想让你"使用"英语这个活工具,而是让你"解剖"英语这个尸体。</h3><h3></h3><h3>比如你去考驾照,教练不让你去开车上路,让你站在车边背诵四轮悬挂系统的原理,背诵自动档和手动档的区别,分辨出标致和宾利的区别,你说他是不是神经病?</h3><h3></h3> <h3>第三,练习不对路。</h3><h3></h3><h3>英语是一种技能,掌握技能只能靠练习。</h3><h3></h3><h3>如果按照老学究的方式去练习,练了一辈子,也无法"使用"英语。也许可以变成考试高手,但永远无法变成"使用"英语的高手。</h3><h3></h3><h3>其实外语学习是可以"单点突破"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从"使用"出发,把你"使用"的能力练到极致,都可以掌握英语,唯独泛泛而练,那就什么也不成。</h3><h3></h3><h3>漏屋老师曾经建议过,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实可以不学字母、不学单词、不学句型、不学语法,什么都不学,不碰任何文字和书本,只学纯声音、只学纯听说。这样学过6年,基本的听力词汇至少可以达到几千了吧,普通的英文动画片、英文电影、英文故事书都可以听懂了吧。这就是开始"使用"了呀。</h3><h3></h3><h3>李笑来的意思呢,中学阶段的孩子,完全可以"快速识字"到上万词汇,然后一本一本的英文原版书拿来就看,拼命"阅读",看个昏天黑地。这也是开始"使用"了呀。</h3><h3></h3><h3>然而我们学校是怎么"练习"的呢?东背一点语法(比如,把"过去时、现在时"的用法都背下来),西学一点句型,然后再背几个单词,零零碎碎,大而全,但什么技能都不成。</h3><h3></h3><h3>前段时间,朋友圈里还疯传什么把"英语语法"画成一棵树的样子,好巧妙啊,但这本质上还是让"学开车的人"去记忆"汽车的结构"。</h3><h3></h3><h3>这些所谓的"练习",都走错路了。</h3><h3></h3><h3>总而言之,英文也好,中文也好,唯一的进步奥秘,唯一的区分优生和差生的标准,可能就是一个词:"是否使用"。</h3><h3></h3><h3>想尽一切办法,单纯练听力也好,快速识字也好,自然拼读+分级阅读也好,狂背单词也好,目标就是早一点开始"使用"英文(或"使用"中文),早一点脱离"潜在差生"的行列。</h3><h3><br /></h3><h3>码字很辛苦。你的阅读时间是最大的赞赏。</h3><h3>如果能对家长一些帮助,我会很开心。</h3><h3><br /></h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英雄外教网 发布,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cllcs.com/yingyu/28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