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妈妈在网上说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启蒙中学会了一些英语单词。我仔细一看,方法竟然是让孩子背这样的童谣:
coat 外套;外套身上穿,
hat帽子;帽子头上戴
不禁有些惋惜,这样的方法也许更适合辅助老人学习外语。而孩子,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培养英语母语思维的好时机。
这样的方法不但没有利用好语言关键期,反而在英语语言思维中添加了一层另外一门语言(中文)的屏障。
这样的中英对照翻译,还和现实语境分割开;到最后孩子只是记住了一个符号而已,不会真实地应用,使遗忘率十分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英语启蒙专家一直以来,推崇尽量避免翻译的原因。
当然,现在已经有许多好的英语启蒙书籍,让家长们知道家庭英语启蒙的正确方式。但是还会有不少家长很仍有疑惑,例如:
读绘本教单词,要不要翻译?
为什么尽量不翻译呢?
不翻译又怎么能够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具体深入地探讨一番吧!
一、 为什么尽量不要以翻译的方式教英语?
我们来看一下“母语”这个词的定义。母语有很多种定义,其中的一个定义是:“不借用其他语言进行(如翻译等方式)学习而学会的语言。”
一旦经由翻译学习,便多了一层思维的屏障,不能直接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思考,大大影响了我们思维的速度和输出的精度。
这点在我们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我们通常在说英语的时候,要先想汉语再翻译才能输出。
因此只有建立英语的“母语”的思维,才能进行快速准确的输出。所以我们才建议,学习英语,尽量避免中文翻译。
既然不需要翻译,那么又该如何进行英语启蒙与教学呢?
答案是:让孩子在不经由翻译的情况下,进行直接的语言输入。即是建立起语言(英语)和事物(人、物、动作、情感、场景等)的直接联系。
下面具体谈谈怎么做:
二、 如何不经翻译给孩子教英文?
第一步:启蒙时间要早
三岁前的孩子处在对语言全盘接受的语言学习期。这个时期无论给他们输入哪一种语言,他们都会接受。
而三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强势语言(汉语)。而且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在接受一门新的语言时由于不能很快理解,常常表现出排斥,经常不得不借由中文进行学习。
因此我们主张在三岁前进行英语启蒙,甚至跟中文同步输入进行启蒙。当然,再大一些的孩子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循序渐进进行英语语言的直接输入。
第二步:巧妙利用各种方法
建立起语言和事物直接联系的具体方法如下:
01 实物、实景对应法
在认知阶段(两岁前或初学英语时),家长通过指物、辩人、识别动作建立。
例如:
拿起苹果直接说:apple
带宝宝跳起来同时说:jump
吃到好吃的说:yummy
给宝宝一个实际可感知的学习环境(实物、实景),十分有利与培养英语母语思维。
然后可以逐渐向场景对应过渡,并逐渐过渡到一些语言场景。
例如:
把苹果藏起来,对宝宝说:“where is the apple?”
有些家长可能疑惑在建立事物与语言联系的时候,要不要两种语言一起给孩子说。
我的建议是在不同的时间说不同的语言,或者妈妈负责用英文说,爸爸负责用中文说。
这样可以建立起一种类似“coordinate bilingualism”(并列双语)的语言体系,即可以分别用中文和英文进行相互独立的思维。
02 图像对应法
图像对应是在实物实景对应的基础上进行。这里的图像包括静态图像(绘本、认知卡);动态图像(视频、动画)。
家长需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和帮助孩子理解。
例如:
?读绘本时:和孩子共读时运用手指动作或身体动作辅助孩子理解。
凡是出现在绘本中的人或物,在读到时,都用手指直接指出,或运用一些手指形态。
five little ducks中的five little ducks went out one day, over the hills and faraway。手指滑动指出了hill以及用手指数小鸭子。
选择一些互动绘本也可以帮助孩子不经翻译就理解意思。
maisy系列 拉动演示“slide down”的意思
当然,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阅读时用汉语解释有时不可避免。
建议遵循的原则是:尽量不要逐字逐句翻译,而是用两种语言分别通读一遍。如果一定要用汉语解释某个词,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这个词即可。
?视频/动画:和孩子共通观赏,要投入情节和孩子“共情”。
带领孩子一起重复关键词汇,指出来,动起来。动画的好处在于,孩子可以通过动态的场景直接理解和吸收语言。
下面再介绍两种建立直接语言联系的工具。
03 运用教学工具
(1)tpr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建立动作-语言的直接对应;可以在以下活动中运用到:
?看图像,做动作:如绘本读到hug这个词时,给孩子一个拥抱。
?童谣儿歌-随着歌曲动起来:有很多action songs(动作歌谣)或finger plays(手指谣),适合实践tpr教学法。
action song儿歌 :clap your hands
?根据绘本/动画-演出来:在读完绘本或观看完动画后,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可以身体力行的动用大动作扮演,也可以用手部的小动作扮演,或制作一些小道具,辅助孩子通过表演来理解语言。
扮演brown bear brown bear的道具
孩子们用整个身体扮演绘本中的动物
(2)baby sign language :婴儿手语
婴儿手语可以作为双语的中间媒介,让两种语言建立直接联系,并可以辅助使用tpr教学法。
婴儿手语这里并非是为听障人士设计的语言,而指的是为还未学会说话的婴儿设计的一种和人交流的手势语言。
在美国很流行,对孩子的好处非常多,宝宝尚在婴儿期的家长现在就可以尝试了。感兴趣的家长可以上百度搜索:婴儿手语了解更多。
婴儿手语能帮助孩子同时理解两种语言。所以建议家里所有带宝宝的人掌握这门“语言”。在婴儿交流时,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和婴儿的手势对应。
以上这些动作,妈妈在跟婴儿交流的时候直接运用英语,有手语动作做媒介,孩子很快能理解语言的含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
婴幼儿都会一个简单的手语就是挥手再见。
在家长说“bye-bye”或“再见”的时候宝宝都会做出挥手的动作,因为家长在无意中帮婴儿把这两个词(bye-bye、再见)都和挥手动作建立了了联系。
而拜拜实际上是音译词,就是英语的bye-bye。你们瞧,知微见著,“双语体系”就可以这样建立了。
所以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多地建立英文词汇与动作的联系,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思。
深入学习婴儿手语的妈妈还会发现,很多名词及抽象概念都可以用动作表达出来。
比如“again”这个对于婴儿来说较抽象的词,用婴儿手语就能让孩子很好地理解。
04 遇到新词汇用英语解释
在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启蒙,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时;碰到生词,尽量借用以前学过的词汇给孩子解释;抽象词汇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解释。
例如:
妈妈:i want you to be bilingual.
孩子:what is “bilingual”?
妈妈:bilingual means that you know two languages.
孩子:what does “language” mean?
妈妈:well, english, chinese, spanish are all languages.
05 指导孩子使用英英词典
孩子开始自主阅读后,让孩子使用英英词典,而不是英汉词典。例如:my macmillan first dictionary、children's illustrated dictionary等等。
另外妈妈还可以点蓝色字体跳转至文章: 这6个免费词典,3倍提升英语启蒙效率 有几款比较好的网上词典。
结语:当然,完全不经由翻译学习英语,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家长们不能完全做到,也要放轻松,遵循“翻译量最小化”的原则。
培养孩子的英语的母语思维,在掌握方法的同时,需要家长们动用智慧,积极提升自己,并和孩子共同学习。还是那句话keep trying and make it fun!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葡萄妈日记(putaomariji),关注可领取2000g少儿英语学习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